聚焦双核素养 共探AI赋能新课堂

发布时间: 2025-04-23 16:36:37 来源: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:baoguangyu

乔文军_20250508162407.png 

 

大会现场_20250508162334.png

 

422日,基教研中心和丰台区教育分院市、区教研员团队,走进北京市十二中学,围绕“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体化实践——新质课堂再探索”主题展开专项调研,深度探索“AI赋能·项目化”学习新路径。

  活动现场9个学科11节创新课堂精彩绽放,各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要求,以AI技术为创新支点,推动课堂发生如下变革模式:

语文学科将古诗词与AI视频制作结合,赋予经典文化新活力;数学课堂借助DeepSeek工具,以AI快速运算降低认知负荷,助力学生聚焦逻辑思维,实现从“集体成长”到“个性发展”的跨越;英语课堂凭借新颖设计与深度融合的阅读材料,激发学生深度思考;物理课堂以“制作光控开关”任务驱动深度学习;化学课堂通过“AI关键信息发问”剖析原电池模型,并结合比亚迪电池技术,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社会价值;生物学科围绕“小鼠对苯乙酮气味恐惧”问题探究基因奥秘;历史学科以“国际秩序”大单元主题解析俄国革命,从必然性与可能性角度剖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,实现课程整合与教学目标的精准对应;政治课堂融合案例与AI辅助,通过生活化情境提升学生法治思维;信息技术课堂则实现AI与跨学科教学的趣味融合。

评课中,市级教研员分别从教学形式、内容容量等维度提出建议,高度评价授课教师通过技术协作,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实践。基教研中心副主任乔文军在研讨交流中对北京市十二中学AI赋能课堂给予充分肯定:“这些课堂实践成功实现了‘双核’素养的贯通培养,在知识结构化、学习社会化、思维显性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们要协调好‘育人’和‘育分’的关系,践行全新育人理念。”同时,他提出:“AI赋能教学正当其时,未来还需在常态化、过程性和迁移性方面持续深耕。” 

此次专题调研活动,吸引北京十二中集团百余名教师深度参与。为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发展,搭建了互动交流平台,同时也为“AI赋能·项目化学习”探索积累了可贵经验。

 

(图文提供:郭嘉斌)

Baidu
map